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十四五”發展規劃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新跨越的關鍵時期。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和《“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編制本規劃。
第一章 形勢與任務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不斷改革創新,取得顯著成績。
(一)宣傳思想陣地不斷做強,輿論引導能力顯著提升。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組織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機構大力實施輿論引導能力提升工程,唱響新時代主旋律最強音。深入推進廣播電視媒體“頭條”建設和網絡視聽媒體“首頁首屏首條”建設,不斷創新新聞宣傳內容形式、方式方法,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宣傳闡釋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精心組織做好重大主題主線宣傳,圍繞重要會議、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主題,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全媒體的宣傳報道,充分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唱響了主旋律,傳播了正能量。廣播電視媒體特別是中央和省級廣播電視臺加快建設全媒體服務、智慧化傳播的新型主流媒體,逐步構建全媒體傳播矩陣,推出更多貼近群眾服務群眾的創新融合產品,輿論引導能力在全媒體傳播中不斷適應、不斷提升。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發揮行業優勢,加強權威信息發布,推動科普宣傳,豐富優質精神文化供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獨特作用。
(二)內容創作生產持續繁榮,精品力作不斷涌現。圍繞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統籌規劃、創新創優,深入實施新時代精品工程,登“高原”攀“高峰”,主題主線創作生產取得顯著成效,公益性節目播出比例不斷提升,原創作品創作水平不斷提高,涌現出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2020 年,全國電視劇制作發行202 部、7476 集,全國制作廣播節目時間達821.04 萬小時,電視節目制作時間為328.24 萬小時。全媒體產品日益豐富,網絡劇、網絡綜藝、網絡電影、網絡紀錄片、網絡動畫片等網絡視聽節目豐富多彩,短視頻、互動視頻等內容形態加速創新,網絡視聽機構成為集納視聽節目萬眾創意的平臺。2020 年,全國互聯網音視頻節目增量2.2 億小時,其中獲得上線備案號重點網絡電影745 部、網絡劇211 部、網絡動畫片25 部、網絡綜藝251 部。
(三)惠民工程深入實施,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以落實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清單為抓手,大力推進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服務法律法規,逐步建立健全公共服務標準規范,細化實施公共服務指導目錄,推動公共服務法制化、規范化、標準化運行。以實施惠民工程為抓手,大力推進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有線電視數字高清化改造、直播衛星公共服務建設、應急廣播體系建設,提升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播出和譯制能力,基本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數字廣播電視戶戶通升級,基本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功能完備、服務到戶的新型廣播電視覆蓋服務體系。截至2020年底,全國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9.38%和99.59%,全國直播衛星戶戶通用戶1.47 億戶,全國有線電視實際用戶2.07 億戶,全國已有高清電視頻道750 個,4K 超高清頻道6個,全國有線電視高清用戶超過1 億戶。
(四)科技創新引領轉型升級,全媒體傳播力不斷提升。以智慧廣電工程為牽引,深化廣播電視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打造智慧廣電媒體,發展智慧廣電網絡。以廣播電視播出傳輸機構為依托的融媒體建設不斷提速,打造推出一批各具特色的融媒體中心、融媒體產品、融媒體服務,媒體融合傳播力大幅提升。大數據、云計算、5G、人工智能、超高清、VR/AR 等技術在廣電領域應用更加廣泛,全媒體制播端到端流程再造、體系重構加速推廣。5G高新視頻系列技術標準不斷健全,研發應用更深融入制作傳播體系。中國廣電5G 試驗網建設有效實施,5G 廣播電視技術應用、試驗驗證、標準制定,推動業務開發和產業生態不斷完善。超高清電視、高效音視頻編碼、智能電視操作系統、應急廣播、收視大數據、視音頻內容分發數字版權管理等一批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相繼發布,推動廣播電視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升級。
(五)產業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整體實力顯著提升。廣電總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產業發展政策措施,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產業發展規模持續增長,產業帶動能力不斷增強。2020 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總收入達到9214.6 億元,同時,收入結構加速調整優化,新業務、新業態、新模式成為產業發展生力軍,持證及備案機構網絡視聽收入達2943.93 億元。市場體系不斷健全,要素流通更加順暢,市場環境不斷優化,產品交易、內容消費、視聽播映市場進一步完善。電視劇、動畫片、紀錄片等內容產業健康繁榮發展,市場主體不斷壯大、愈加多元,創新力、競爭力持續提升。截至2020 年底,全國開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業務的機構約4.8 萬家,其中從事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的機構約3.7 萬家。產業創新融合加速,產業鏈和價值鏈進一步提升,推動產業良性循環和綜合效益顯著增長。產業基地(園區)、產業項目、產業會展聚合鏈接各種資源,帶動貫通廣播電視節目、電視劇、網絡視聽、超高清視頻、沉浸式體驗等內容生產傳播價值鏈和電子信息設備產業鏈,大視聽產業協同發展創新活力不斷增強。
(六)國際傳播提質升級,講好中國故事能力不斷提升。廣電總局深入實施“視聽中國”播映工程,服務國家外交大局,已儲備1600 多部、6 萬多小時、36 個語種的中國優秀譯制作品,實現在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舉辦中俄媒體交流年、中非媒體合作論壇、中國—阿拉伯國家廣播電視合作論壇等重大媒體活動,組織國內影視機構積極參與國際影視節展,設立“中國聯合展臺”,舉辦主賓國等系列活動,擴大“電視中國劇場”落地播出,進一步彰顯了中華文化影響力。“絲綢之路影視橋”“中非影視合作創新提升”“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影視類)”等影視重點工程助力“走出去”深度、廣度進一步擴大。以DTMB 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服務、設備出口貿易,帶動內容和產業走出去,提升了廣電視聽國際傳播競爭優勢。頭部互聯網視聽企業不斷拓展海外媒體市場,自主傳播平臺在海外規模化本土化運營,為世界客觀了解中國、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提供新窗口。
(七)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監測監管體系建設邁入新階段。以“字字千鈞、秒秒政治、天天考試”為工作理念,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大力實施安全播出工程,推動安全播出保障各項任務全面落實,圓滿完成春節、全國兩會、新中國成立70 周年等重大活動、重點時段的安全播出工作。廣播電視重點單位、要害部位和重要傳輸線路的人防物防技防能力不斷增強,安全播出管理制度和機制流程不斷優化,安全防范應急預案、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逐步完善,安全保障管理工作更加精細化、體系化、標準化。安全可靠應用替代工作穩步推進。安全播出和監測監管技術系統可靠性和信息化水平明顯提升,網絡安全監測平臺進一步建立健全,重點平臺和網站安全檢測定期開展,網絡安全漏洞明顯減少,傳播秩序有效規范。境外衛星電視落地監管、衛星地面接收設施綜合治理、網絡視聽新業態監測監管不斷加強。
(八)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行業治理能力顯著提升。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深入實施管理優化工程,廣播電視機構職能體系不斷完善,依法行政、法治宣傳、執法監督深入開展,履職盡責更加順暢高效。適應形勢變化需要,制修訂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及著作權、文化產業、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等一大批行業規范和相關法律法規。推進“放管服”改革,29 項行政許可事項全部進駐政務服務大廳。堅持網上網下統一導向、統一標準、統一尺度,持續整治泛娛樂化、追星炒星、天價片酬、唯收視率點擊率、違規播出廣告、節目非法剪拼改編等突出問題,逐步形成了以結構化管理、宏觀調控、引導扶持、評析交流、宣傳推介、綜合評價為依托的正向輿論引導和激勵機制。組建全國一網股份公司,推動有線電視網絡整合與廣電5G 建設一體化發展進入快車道。深入推進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做強做優,按照分眾化、差異化要求精簡精辦頻道頻率。積極推動國有廣播電視企業公司制改制,穩妥推進企業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廣播電視企業經營機制不斷創新。
(九)政治思想引領有力有效,黨的建設和隊伍建設質量進一步提高。廣電總局旗幟鮮明講政治,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全面加強黨建工作,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推進“三個責任”一起抓,一級抓一級、層層傳導壓力,各級黨組織戰斗力、凝聚力明顯增強,黨的全面領導得到有效落實。全行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化理論武裝,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改革創新,自覺融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國之大者”。完善人才工作機制,堅持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統籌推進各類人才建設,涌現出一批行業“領軍人才”和“青年創新人才”,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結構更加合理。2020 年全國廣播電視從業人員合計101.10 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52.39 萬人,占比51.82%。
同時,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發展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已初顯成效,但與全媒體建設要求仍有較大差距;反映新時代思想性、創新性與影響力兼具、“叫好又叫座”的“高峰”之作仍相對不足,視聽內容品質還需進一步提升;節目內容海量增長、新業態不斷涌現,給行業監管帶來新的挑戰;適應數字化、網絡化、移動化和多屏融合發展新趨勢,滿足人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產品服務供給還存在短板;高新技術創新紅利轉變為智慧廣電傳播力、影響力和運營服務能力的實效相對不足,產業轉型拉動消費升級還有很大潛力可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破解難題的能力還需加強;發揮視聽優勢,拓展國際傳播渠道、提升傳播效果的載體機制還需深入創新。
二、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世界經濟格局、全球治理體系、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變革,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十四五”時期,我國迎來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創造光耀時代光耀世界的中華文化的關鍵時期,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發展迎來新的機遇挑戰。
(一)進入新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工作作出一系列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為做好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實踐指引。黨中央、國務院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主動服務和更好融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確了新階段的坐標方位和目標任務。
(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高質量精神文化需求,增強均等化、標準化公共服務供給,拓展個性化、多樣化市場服務模式,提供了新契機,創造了新空間。
(三)以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信息革命浪潮,帶來技術路線革命性變化和生產模式突破性創新,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給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傳播工作帶來新的挑戰,也為融合發展、迭代升級帶來重大機遇。
(四)我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新的全方位綜合國際合作和競爭全面展開,為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積極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國軟實力賦予了更重要的職責使命。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澄清謬誤、明辨是非、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的任務更加艱巨。奮進新時代,瞻望新征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要在著眼和把握“兩個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和著力點發力點,實現高質量發展,迎接新機遇、應對新挑戰、滿足新期待。
第二章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穩中求進、守正創新,深入實施輿論引導能力提升工程、新時代精品工程、智慧廣電建設工程、視聽中國播映工程、安全播出工程、管理優化工程,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創新性發展,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具有強大感召力和影響力的中華文化軟實力發揮廣電作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輿論支持和強大精神力量。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把黨的意志、黨的主張、黨的部署貫徹到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工作全領域、各環節,建設廣電姓黨、絕對忠誠的宣傳文化陣地。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主動適應科技創新和媒體融合發展趨勢,堅持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推動內容創作生產提質升級,推動產品服務業態不斷創新,努力滿足人民對美好文化生活和綜合信息服務的新期待。
(三)堅持新發展理念。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全面深化改革要求,聚焦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推動工作內容、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等改革創新,提升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建立現代化治理體系。
(四)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思考、全局謀劃、戰略布局、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統籌事業和產業、創作和傳播、國內和國際、發展和安全,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一個標準一體管理、技術迭代與媒體融合有效耦合、黨的建設與人才隊伍全面加強,促進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整體提高,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三、發展目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文化建設作出戰略部署。錨定2035 年我國將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綜合考慮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改革發展的形勢和條件,“十四五”時期爭取實現以下主要目標:
----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一體化、聯動式主流輿論格局有效構建。廣播電視融合化、高清化、特色化發展,播出機構做強做優取得扎實成效,新型主流媒體集團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輿論宣傳同頻共振,正面宣傳持續做大、主流輿論顯著做強、宣傳實效深入做優,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進一步增強,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全媒體傳播格局基本形成。
----精品創作有力有效,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支撐。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精品創作量質齊升,重大題材作品組織策劃能力不斷提升,原創能力、創新水平再上臺階,中高端內容產品和服務供給日益充足。個性化定制、精品化生產日益完善,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新時代扛鼎之作大量涌現。
----公共服務提質增效,智慧廣電“人人通”基本實現。“智慧廣電+公共服務”建設深入開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顯著提高,面向移動人群的泛在、互動、智能、協同覆蓋體系基本建立,網絡、平臺、終端有效貫通,高清化、移動化、融合化、智能化的新業態新應用更加豐富,人民群眾方便快捷享受跨屏、跨網、跨終端的收視和信息服務,基本實現廣播電視“戶戶通”向智慧廣電“人人通”升級。
----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為發展數字經濟、擴大內需的強力引擎。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結構和布局更加合理、產業體系進一步升級、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涌現一批特色鮮明、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龍頭骨干企業,做強一批集聚引導效應顯著的產業基地(園區),打造一批功能融合、服務多元、優勢獨具的新產品新業態,帶動形成新時代大視聽全產業鏈市場發展格局,在拉動文化信息和電子設備消費中發揮中堅作用,成為繁榮文化產業、發展數字經濟、擴大內需的強力引擎。
----科技創新有效賦能行業發展,智慧廣電全業務服務模式基本建立。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深度融合、廣泛應用,科技創新持續驅動廣播電視迭代升級,廣播電視媒體內容生產技術體系優化重構,主流媒體融合傳播網、數字文化傳播網、基礎戰略資源網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新型智慧廣電終端普遍應用,高新視頻、全場景視聽、云轉播、廣電5G 融合服務等新業態在政用、民用、商用領域不斷拓展,智慧廣電全業務服務模式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智慧化轉型。
----安全保障和治理能力持續提高,現代化行業治理體系不斷健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法律制度和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網上網下統一導向、統一標準、統一尺度的宏觀調控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指揮調度、態勢預警、應急處置于一體的安全播出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和智能協同的監管平臺初步建成,行業治理體系對新形勢、新技術條件下意識形態領域風險挑戰的應對能力顯著提升。
----國際傳播能力顯著提升,“走出去”實效切實增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國際交流與合作廣泛開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能力進一步增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硬件設備、技術標準等相關產品和服務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全方位多主體多層次的對外傳播格局基本形成。
第三章 持續鞏固壯大主流輿論,
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化輿論引導創新體系
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化輿論引導創新體系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牢牢把握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話語權,全面增強陣地意識,做大正面宣傳、做強主流輿論、做優宣傳實效,構建網上網下、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
大力實施“輿論引導能力提升工程”,積極推進創新理論傳播,深化廣播電視媒體“頭條”建設和網絡視聽媒體“首頁首屏首條”建設,以用心用情、平實務實、精細精準的原則,突出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報道。做亮理論節目品牌,打造理論宣傳矩陣,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健全重大宣傳報道一體化統籌協調機制,在重大主題、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事件宣傳中,堅持網上網下同向發力、同頻共振,營造主題主線宣傳強勢,以正確輿論凝心聚力。
適應傳播格局和輿論生態深刻變化,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堅持移動優先策略,積極推動廣播電視和新興媒體在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上共融共通,打造新型傳播平臺,推出喜聞樂見的融媒體產品,打造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推進廣播電視融合化、高清化、特色化發展,加大全媒體人才培養力度,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牢牢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
專欄1 新時代輿論引導能力提升
01 主題宣傳全媒體傳播工程
健全重大宣傳報道一體化統籌協調機制,在重大主題、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事件宣傳報道中,統一開辟專題專欄、開展集中采訪、推出系列報道,實現網上網下同向發力、同頻共振,營造主題主線宣傳強勢。加強大小屏聯動,統籌布局微、短視頻和中、長視頻,綜合運用各類節目形態,讓主題宣傳更加響亮、更接地氣、更有人氣。
02 創新理論傳播工程
深化廣播電視媒體“頭條”建設和網絡視聽媒體“首頁首屏首條”建設,策劃推出系列報道、新聞專題等,深入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發揮新聞作品季度推優引領作用,促進頭條新聞傳播力引導力提升;引導鼓勵廣播電視媒體加強理論節目欄目制作播出,加強創作指導、資金扶持和政策支撐,著力推動電視理論節目通俗化、大眾化、視聽化、移動化,做亮節目品牌,打造宣傳矩陣,提升傳播實效。
03 推動新型主流媒體建設
積極推動省市縣廣電機構探索符合實際的融合發展模式和路徑,加快轉型升級,打造各具特色的媒體品牌,形成全媒體傳播矩陣,探索建設區域性的融合傳播平臺,做優做強新型主流媒體。
04 推動廣播電視節目生態建設
適應信息傳播特點和受眾收視習慣,聚焦5G 應用新場景,引導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加快內容采集、創作生產、播出推送各環節流程再造,提升節目連貫性、沉浸感、高品質的審美體驗,強化在移動端、社交平臺的素材采集和碎片化、精準化投放,在大小屏各端培養穩定收視群體,不斷增強廣播電視節目黏性。
05 廣播電視區域引導能力提升
緊密配合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重大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建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區域協作聯盟,推進重大項目創作生產、重大新聞報道協調聯動、推動重點關鍵人才交流培育,實現優勢互補、良性互動,提升區域廣電媒體規模效應和影響力。
06 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創新中心建設
聚焦理論研究、模式探索、技術應用、項目孵化,引導支持相關地區和單位創建產學研相結合、區域協調發展的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創新中心,為推動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專業化、規模化、高質量發展提供創新空間和孵化平臺。
07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升級
建設基于“全網絡、全樣本、大數據、云計算”的節目收視綜合評價體系,實現全國收視數據匯聚,全面覆蓋有線電視、直播衛星電視、IPTV、互聯網電視以及網絡視聽節目領域,對節目開展全網絡、全形態的整體傳播效果評價,強化對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節目的規范管理。
08 智慧廣電大數據共享融合應用工程
融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整合歸集、清洗關聯相關數據信息資源,建設精品節目展播、廣電在線云教育、“廣電百科”知識、智慧數據共享融合展示、數據共享融合應用基礎支撐等平臺,提供廣電業務、節目、監管信息共享服務。
09 廣電視聽融合傳播基礎信息平臺
依托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將視聽節目融合傳播的數據進行有效整合、充分挖掘、深度分析,打通廣播電視和互聯網傳播領域之間、視聽節目制作傳播各環節之間的信息孤島,建立融合傳播形勢下視聽節目傳播信息大數據體系、傳播效果客觀評價體系、從業主體信用體系、節目版權交易體系,為科學高效管理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10 推動廣電媒體云平臺建設
指導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以技術標準化和一體化、平臺云化和IP 化,建設與全媒體傳播相適應的輕型采編、智能剪輯播報、云媒資系統等媒體服務基礎設施,推進各級各類媒體云平臺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提供面向5G 的媒體處理先進技術工具、媒體內容超大云存儲、媒體服務超強云算力和媒體內容極速分發能力,增強視聽生產傳播效果。
健全重大宣傳報道一體化統籌協調機制,在重大主題、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事件宣傳報道中,統一開辟專題專欄、開展集中采訪、推出系列報道,實現網上網下同向發力、同頻共振,營造主題主線宣傳強勢。加強大小屏聯動,統籌布局微、短視頻和中、長視頻,綜合運用各類節目形態,讓主題宣傳更加響亮、更接地氣、更有人氣。
02 創新理論傳播工程
深化廣播電視媒體“頭條”建設和網絡視聽媒體“首頁首屏首條”建設,策劃推出系列報道、新聞專題等,深入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發揮新聞作品季度推優引領作用,促進頭條新聞傳播力引導力提升;引導鼓勵廣播電視媒體加強理論節目欄目制作播出,加強創作指導、資金扶持和政策支撐,著力推動電視理論節目通俗化、大眾化、視聽化、移動化,做亮節目品牌,打造宣傳矩陣,提升傳播實效。
03 推動新型主流媒體建設
積極推動省市縣廣電機構探索符合實際的融合發展模式和路徑,加快轉型升級,打造各具特色的媒體品牌,形成全媒體傳播矩陣,探索建設區域性的融合傳播平臺,做優做強新型主流媒體。
04 推動廣播電視節目生態建設
適應信息傳播特點和受眾收視習慣,聚焦5G 應用新場景,引導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加快內容采集、創作生產、播出推送各環節流程再造,提升節目連貫性、沉浸感、高品質的審美體驗,強化在移動端、社交平臺的素材采集和碎片化、精準化投放,在大小屏各端培養穩定收視群體,不斷增強廣播電視節目黏性。
05 廣播電視區域引導能力提升
緊密配合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重大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建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區域協作聯盟,推進重大項目創作生產、重大新聞報道協調聯動、推動重點關鍵人才交流培育,實現優勢互補、良性互動,提升區域廣電媒體規模效應和影響力。
06 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創新中心建設
聚焦理論研究、模式探索、技術應用、項目孵化,引導支持相關地區和單位創建產學研相結合、區域協調發展的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創新中心,為推動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專業化、規模化、高質量發展提供創新空間和孵化平臺。
07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升級
建設基于“全網絡、全樣本、大數據、云計算”的節目收視綜合評價體系,實現全國收視數據匯聚,全面覆蓋有線電視、直播衛星電視、IPTV、互聯網電視以及網絡視聽節目領域,對節目開展全網絡、全形態的整體傳播效果評價,強化對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節目的規范管理。
08 智慧廣電大數據共享融合應用工程
融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整合歸集、清洗關聯相關數據信息資源,建設精品節目展播、廣電在線云教育、“廣電百科”知識、智慧數據共享融合展示、數據共享融合應用基礎支撐等平臺,提供廣電業務、節目、監管信息共享服務。
09 廣電視聽融合傳播基礎信息平臺
依托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將視聽節目融合傳播的數據進行有效整合、充分挖掘、深度分析,打通廣播電視和互聯網傳播領域之間、視聽節目制作傳播各環節之間的信息孤島,建立融合傳播形勢下視聽節目傳播信息大數據體系、傳播效果客觀評價體系、從業主體信用體系、節目版權交易體系,為科學高效管理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10 推動廣電媒體云平臺建設
指導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以技術標準化和一體化、平臺云化和IP 化,建設與全媒體傳播相適應的輕型采編、智能剪輯播報、云媒資系統等媒體服務基礎設施,推進各級各類媒體云平臺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提供面向5G 的媒體處理先進技術工具、媒體內容超大云存儲、媒體服務超強云算力和媒體內容極速分發能力,增強視聽生產傳播效果。
第四章加強優秀作品創作生產傳播,
打造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精品力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緊扣“出好劇、出好片”的中心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創作生產傳播全過程,聚焦新時代史詩般的偉大實踐,聚焦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聚焦源遠流長、輝煌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聚焦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提高創作生產的規劃力、引導力、組織力,登“高原”攀“高峰”,不斷推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
加強選題規劃,動態制定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廣播電視節目、網絡視聽節目、公益廣告等重大主題項目規劃,不斷完善優秀選題項目儲備庫,建立選題項目責任制,加強動態調整管理、跟蹤指導服務,形成有序銜接、滾動實施的重大題材創作統籌推進機制。
堅持把握時代脈搏、彰顯家國情懷,走入生活、貼近人民,在生活提煉、精神提純上下功夫,打造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優秀電視劇集群和永不落幕的中國劇場。聚焦國家重大戰略、新時代人物故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施“記錄新時代創作新史詩”工程、“國家文化記憶和傳承”項目,扎實推進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動畫短片創作。以題材規劃、精品扶持、推優評優、播出調控、宣傳推介、海外傳播、人才培養、產業發展等政策措施為抓手,全面提高紀錄片創作生產能力、公共服務能力和國際傳播能力。把握“公益、文化、原創”方向,深入推進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努力把中華文化元素與現代節目形態、組織結構、制作流程和操作規范有機結合起來,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出更多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原創節目,打造更多廣播電視節目品牌。堅持正能量充沛要求,建好用好網絡影視劇IP 征集平臺,打造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紀錄片、網絡綜藝、網絡動畫標桿作品,推動網絡視聽節目量質齊升。實施廣播電視公益廣告提升行動,支持創作弘揚時代新風的公益廣告作品。
健全文藝作品評價機制,把政治性、藝術性、社會反應、市場認可統一起來,發揮政府獎的引領示范作用,加強文藝評論,打造有影響力的評論陣地,策劃高質量的研評活動。支持各地建立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創作模式,鼓勵各地開展精品資金引導扶持。
積極推動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VR/AR 等技術,創新內容選題、素材集成、需求組合、分析預測、創作生產,發掘創意空間,深耕內容制作,創新節目形態;積極引導短劇、互動劇、豎屏劇、VR 劇、有聲書等與主流價值傳播有機融合,讓個性化定制、精準化生產更好為提升作品質量、滿足人民需求服務。
專欄2 新時代精品工程
01 電視劇高質量發展工程
按照“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統籌規劃電視劇創作工作,加強重要宣傳期和中長期電視劇創作生產規劃,運用“縱橫坐標法”,找準選題,編制“十四五”重點電視劇選題規劃,通過全流程管理機制提高作品質量,做好國家重大宣傳期和重要宣傳節點的創作播出工作,圍繞黨和國家重事要事開展創作展播活動,加強優秀電視劇劇本扶持引導。
02 網絡視聽節目內容提升工程
把握時代脈搏、聚焦主題主線,激發視聽新活力,進一步加強扶持引導,推動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扶持引導創作播出更多“三性統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筑中國夢的優秀主題原創網絡視聽節目,努力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盈網絡視聽空間。
03 “記錄新時代”紀錄片創作傳播工程
緊緊圍繞“十四五”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宣傳主題,編制紀錄片重點選題規劃,建立重點紀錄片選題庫,重點扶持闡釋新思想、記錄新時代、反映新成就、呈現新氣象的優秀紀錄片項目。開展紀錄片人才培訓,著力提升紀錄片創作能力。拓寬國產紀錄片播出渠道,推動優秀國產紀錄片播出和宣傳推廣。開展優秀對外傳播紀錄片推優評優工作,加快推動國產紀錄片“走出去”。
04 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工程
建立健全廣播電視節目精品創作引導機制。指導重大主題精品節目創作,進一步深化品牌節目主題主線宣傳。深入實施中華文化廣播電視傳播工程,聚焦我國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重大文化工程進展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指導扶持優秀歷史和傳統文化題材節目和紀錄片精品創作。圍繞正確反映邊疆邊境民族地區歷史、獨特自然風物、優秀傳統文化、民族團結等主題,加強“潤邊”紀錄片題材規劃和精品創作。
05 國產動畫高質量發展工程
加強動畫片選題規劃和創作組織,扶持引導國內動畫制作機構進行重大主題精品動畫和優秀動畫作品創作,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動畫短片扶持創作活動”。大力扶持重點動漫企業發展,打造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中國動漫龍頭企業。加強國家動畫產業教學研究基地建設。
06 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
深入挖掘中國民間故事資源,推動經典民間故事動畫選題創作。以重點動畫制作機構為骨干,支持創作體現鮮明中華文化基因、中國故事元素、中國審美特色的經典民間故事題材重點動畫作品。鼓勵各地積極創作具有地方特色的經典民間故事動畫作品。加強傳播推廣力度,推薦經典民間故事題材重點作品優先在全國上星動畫少兒頻道、主流網絡視聽平臺播出。
07 公益廣告創作生產能力提升工程
強化政府主導作用,開展年度全國廣播電視公益廣告扶持項目評審、完善全國優秀廣播電視公益廣告作品庫建設、開展專業制播人才經驗交流和專題培訓、推進公益廣告社科項目研究和編制公益廣告年鑒。
按照“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統籌規劃電視劇創作工作,加強重要宣傳期和中長期電視劇創作生產規劃,運用“縱橫坐標法”,找準選題,編制“十四五”重點電視劇選題規劃,通過全流程管理機制提高作品質量,做好國家重大宣傳期和重要宣傳節點的創作播出工作,圍繞黨和國家重事要事開展創作展播活動,加強優秀電視劇劇本扶持引導。
02 網絡視聽節目內容提升工程
把握時代脈搏、聚焦主題主線,激發視聽新活力,進一步加強扶持引導,推動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扶持引導創作播出更多“三性統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筑中國夢的優秀主題原創網絡視聽節目,努力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盈網絡視聽空間。
03 “記錄新時代”紀錄片創作傳播工程
緊緊圍繞“十四五”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宣傳主題,編制紀錄片重點選題規劃,建立重點紀錄片選題庫,重點扶持闡釋新思想、記錄新時代、反映新成就、呈現新氣象的優秀紀錄片項目。開展紀錄片人才培訓,著力提升紀錄片創作能力。拓寬國產紀錄片播出渠道,推動優秀國產紀錄片播出和宣傳推廣。開展優秀對外傳播紀錄片推優評優工作,加快推動國產紀錄片“走出去”。
04 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工程
建立健全廣播電視節目精品創作引導機制。指導重大主題精品節目創作,進一步深化品牌節目主題主線宣傳。深入實施中華文化廣播電視傳播工程,聚焦我國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重大文化工程進展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指導扶持優秀歷史和傳統文化題材節目和紀錄片精品創作。圍繞正確反映邊疆邊境民族地區歷史、獨特自然風物、優秀傳統文化、民族團結等主題,加強“潤邊”紀錄片題材規劃和精品創作。
05 國產動畫高質量發展工程
加強動畫片選題規劃和創作組織,扶持引導國內動畫制作機構進行重大主題精品動畫和優秀動畫作品創作,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動畫短片扶持創作活動”。大力扶持重點動漫企業發展,打造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中國動漫龍頭企業。加強國家動畫產業教學研究基地建設。
06 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
深入挖掘中國民間故事資源,推動經典民間故事動畫選題創作。以重點動畫制作機構為骨干,支持創作體現鮮明中華文化基因、中國故事元素、中國審美特色的經典民間故事題材重點動畫作品。鼓勵各地積極創作具有地方特色的經典民間故事動畫作品。加強傳播推廣力度,推薦經典民間故事題材重點作品優先在全國上星動畫少兒頻道、主流網絡視聽平臺播出。
07 公益廣告創作生產能力提升工程
強化政府主導作用,開展年度全國廣播電視公益廣告扶持項目評審、完善全國優秀廣播電視公益廣告作品庫建設、開展專業制播人才經驗交流和專題培訓、推進公益廣告社科項目研究和編制公益廣告年鑒。
第五章 推動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優化升級,
實現智慧廣電“人人通”
實現智慧廣電“人人通”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加強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動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供給,切實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著力擴大適度普惠公共服務供給,積極發展多樣化個性化服務,穩步提升公共服務保障能力。
全面對接鄉村振興、強邊固邊、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重大戰略和部署,扎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主動適應科技創新發展趨勢,積極探索新技術條件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數字化、高清化、移動化、智能化發展新路徑,構建泛在、互動、智能的廣播電視協同覆蓋體系,不斷提升廣播電視傳播力和公共服務承載力。大力發展“智慧廣電+公共服務”,加快推進有線電視網絡高清化、IP 化、智能化,加快推進5G廣播電視系統和融合服務平臺建設,加快開發網絡化、移動化趨勢下的廣播電視新業態新應用,拓展服務內容和方式,實現智慧廣電網絡、平臺、終端貫通,支撐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遠程醫療、遠程教育、公共安全、應急調度等多種融合業務,滿足對跨屏、跨域、跨網、跨終端的收視和信息需求,滿足政府需要、群眾需要、企業需要,實現智慧廣電人人通、移動通、終端通。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
推動新一代廣播電視衛星公共服務應用,建設直播衛星公共服務和融合業務平臺,推動直播衛星增值業務試點,并與有線電視、廣電5G 等業務協同發展,加快推動直播衛星廣播電視節目高清、超高清化進程。完善基層應急廣播體系,加快省、市應急廣播平臺建設,建設國家應急廣播調度控制平臺,加快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和應急廣播體系深度融合。
優化廣播電視節目優質內容資源配置,創新基層廣播電視節目供給方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立本地服務平臺,增加縣級廣播電視機構和融媒體中心節目內容總量供給,推動優質資源向基層下沉、向鄉村覆蓋。增強少數民族語言節目制作、譯制和傳播能力,加強涉農節目供給,強化特殊人群基本公共服務保障。積極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公共服務長效機制,完善基層公共服務網絡,健全“縣級有機構管理、鄉鎮有網點支撐、村組有專人負責”的基層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運行維護保障體系。
專欄3 智慧廣電公共服務工程
01 智慧廣電固邊工程
建設“智慧廣電+”公共服務平臺及服務網絡,實施邊境地區傳輸網絡建設改造,完善智慧廣電公共服務管理平臺、專用文化信息服務平臺,提升廣播電視公共服務能力并促進智慧廣電業務在基層政務管理、公共服務、邊防建設和治安消防監控管理中的應用,滿足人民群眾高質量精神文化需求、服務地方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提高信息發布和應急能力、鞏固文化邊防。
02 智慧廣電鄉村(城鎮)工程
指導地方以智慧廣電+公共服務+社會服務+城市管理+鄉村治理為重點,創新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內容和業務承載形式,推動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由功能型向智慧型轉型升級,為城鄉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高清電視、交互廣播電視服務,智慧教育、數字文化、遠程醫療等綜合信息服務以及智慧政務、智慧城管、智慧社區、應急響應等社會管理服務,并為提高鄉村和城鎮精細化治理能力提供基礎網絡和平臺支撐,推進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
03 “三區三州”廣電融合提升工程
支持三區三州市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配備數字化、高清化、智能化的采編播、譯制制作、電視數字手語系統、智慧電臺及新媒體設備,搭建制播云平臺和媒資系統,提高融合制播能力。
04 推動廣播電視直播衛星公共服務智慧升級
利用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和5G 技術,開展衛星直播平臺技術系統播出系統高清/超高清化建設、業務支撐系統擴容建設和新型智能終端研發,推進直播衛星公共服務智能協同系統和融合業務系統建設,推動直播衛星公共服務向高清/超高清化、網絡化、智能化快速發展,在提供優質廣播電視節目的基礎上,擴大黨建政務、應急廣播等多元化服務供給,提升直播衛星智慧服務水平。
06 老少邊及欠發達地區縣級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工程
擴大基層應急廣播覆蓋范圍和覆蓋水平,為革命老區縣等老少邊及欠發達地區縣(市、區)建設應急廣播平臺,健全傳輸覆蓋網絡,布置應急廣播主動發布終端,提供災害預警應急廣播、政務信息發布和政策宣講等服務。
07 民族地區有線高清交互數字電視機頂盒推廣普及項目
在有線電視網絡具備雙向化條件的民族地區推廣普及高清機頂盒或集成了高清交互功能的智能終端,打通高清內容供給側和高清畫面呈現需求側之間的關鍵瓶頸,不斷提高民族地區有線電視網絡的承載和支撐能力。
建設“智慧廣電+”公共服務平臺及服務網絡,實施邊境地區傳輸網絡建設改造,完善智慧廣電公共服務管理平臺、專用文化信息服務平臺,提升廣播電視公共服務能力并促進智慧廣電業務在基層政務管理、公共服務、邊防建設和治安消防監控管理中的應用,滿足人民群眾高質量精神文化需求、服務地方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提高信息發布和應急能力、鞏固文化邊防。
02 智慧廣電鄉村(城鎮)工程
指導地方以智慧廣電+公共服務+社會服務+城市管理+鄉村治理為重點,創新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內容和業務承載形式,推動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由功能型向智慧型轉型升級,為城鄉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高清電視、交互廣播電視服務,智慧教育、數字文化、遠程醫療等綜合信息服務以及智慧政務、智慧城管、智慧社區、應急響應等社會管理服務,并為提高鄉村和城鎮精細化治理能力提供基礎網絡和平臺支撐,推進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
03 “三區三州”廣電融合提升工程
支持三區三州市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配備數字化、高清化、智能化的采編播、譯制制作、電視數字手語系統、智慧電臺及新媒體設備,搭建制播云平臺和媒資系統,提高融合制播能力。
04 推動廣播電視直播衛星公共服務智慧升級
利用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和5G 技術,開展衛星直播平臺技術系統播出系統高清/超高清化建設、業務支撐系統擴容建設和新型智能終端研發,推進直播衛星公共服務智能協同系統和融合業務系統建設,推動直播衛星公共服務向高清/超高清化、網絡化、智能化快速發展,在提供優質廣播電視節目的基礎上,擴大黨建政務、應急廣播等多元化服務供給,提升直播衛星智慧服務水平。
06 老少邊及欠發達地區縣級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工程
擴大基層應急廣播覆蓋范圍和覆蓋水平,為革命老區縣等老少邊及欠發達地區縣(市、區)建設應急廣播平臺,健全傳輸覆蓋網絡,布置應急廣播主動發布終端,提供災害預警應急廣播、政務信息發布和政策宣講等服務。
07 民族地區有線高清交互數字電視機頂盒推廣普及項目
在有線電視網絡具備雙向化條件的民族地區推廣普及高清機頂盒或集成了高清交互功能的智能終端,打通高清內容供給側和高清畫面呈現需求側之間的關鍵瓶頸,不斷提高民族地區有線電視網絡的承載和支撐能力。
第六章 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支撐,
推動廣播電視技術迭代與網絡重構
推動廣播電視技術迭代與網絡重構
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緊盯科技前沿,大力促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IPv6、人工智能、5G 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成果在廣電行業廣泛融合應用,推進廣電原創和關鍵核心共性技術研發部署、綜合應用、相互支撐和集成創新,實現高科技深支撐迭代發展新突破。
推動建立開放、融合、智慧的新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技術體系,引導多元主體參與建立協同化的科技創新生態。聚焦重點領域,布局一批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實驗室和重點實驗室,支持建設一批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性的基礎設施,支撐全行業科技創新發展。加快智慧廣電視聽節目技術規格升級,推進節目內容形態創新,大力開展超高清視頻、三維聲、VR、AR、MR、360°全景視頻、全息成像等新視聽技術研究,建立新視聽節目的拍攝、制作、存儲、播出、分發、呈現全鏈條技術體系。
持續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5G 建設一體化發展,統籌有線、無線、衛星、互聯網等多種手段,推進協同承載和互聯互通,打造功能更加強大的主流媒體融合傳播網、數字文化傳播網、基礎戰略資源網。加快全國有線電視網絡互聯互通平臺和廣電網絡資源大數據平臺建設,提升全國一網的綜合業務承載能力和寬帶網絡能力,加快完成骨干網絡云化、光纖化、IP 化改造。以共享共建方式,加快推進廣電5G 網絡建設,加強廣電5G 新技術研究,增強5G 條件下新業務開發和監測監管能力,推動“云、網、端”資源要素相互融合和智能配置,實現有線無線融合發展,積極開展軟件定義網絡、工業互聯網、量子信息等新型網絡信息技術在廣電網絡中的集成應用和示范推廣,將廣電網絡打造為“政用、民用、商用”相結合,集融合媒體傳播、智慧廣電承載、智能萬物互聯、移動通訊運營、國家公共服務于一體的國家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戰略資源基礎設施。有效發揮全國有線電視網絡設施和廣電5G 網絡在國家文化專網、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加快推進高清、超高清電視制播能力建設和電視頻道高清化改造。穩步推進中短波數字化。加快新一代衛星技術系統應用部署,向IP 化、雙向化演進,進一步提高智慧廣電業務承載能力。加速推進IPTV 集成平臺、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和內容服務平臺升級改造,積極開展4K 超高清和5G 高新視頻傳輸試驗。加快推動廣電數據資源高效匯聚、協同開發和合理利用,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創新為主要引領的廣電大數據應用體系,為智慧廣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加快智慧廣電終端用戶體驗升級,迭代部署新型智能終端,不斷增強對智慧廣電業務和應用的承載能力。推進智能電視操作系統技術演進,促進智能電視操作系統在有線電視網絡、IPTV、直播衛星、互聯網電視以及智能家庭網關、智能電視等領域廣泛部署應用。
專欄4 智慧廣電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01 廣電5G 網絡建設
積極響應國家共建共享舉措部署,充分利用已建成設施和網絡資源,以用戶和市場為導向,加快推進廣電5G 700MHz 網絡和全國廣電網絡互聯互通5G 承載網、IP 數據網建設,大力發展可充分體現5G 新技術與高性能的新型媒體業務。積極推動國際5G廣播標準制定,開展技術實驗,逐步推廣建設全國5G 廣播電視網絡和業務平臺,推動有線無線、廣播通信、大屏小屏協同發展。
02 推動全國有線電視網絡互聯互通建設
建設“五橫五縱”向“七橫七縱”演進的有線電視骨干網絡、服務于廣電融合發展的廣電云平臺及運營支撐系統、廣電寬帶數據網,推進有線網絡雙向化寬帶化改造及終端智能化升級,建設改造機房等相關基礎設施。
03 廣電5G 業務應用平臺
積極整合集成國家各類宣傳文化資源和優秀節目資源,打造內容為王的創新業務模式。建設以5G 為傳輸方式,面向廣播電視網、互聯網、電信網的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可管可控的內容平臺,研究探索適應5G 應用場景、滿足多終端需求的5G 頻道。建設面向5G 直播態節目內容為主的播控體系,實現從直播主體認證、直播安全、內容審核、調度分發、智慧監管等全流程管理。
04 推動廣電5G 創新應用測試驗證服務平臺建設
探索建設包括端到端測試網絡環境、應用及業務測試、網絡測試、無線網絡規劃等方面的測試驗證平臺,綜合完善與提升5G 應用測試評價體系,積極推進行業應用創新與生態發展。
05 推進廣電全媒體智能終端研發與產業化
研究新一代智慧電視屏關鍵技術,研發智慧家庭信息終端,推動智慧廣電終端云端化軟件化便捷化,開展技術試驗與規模應用,打造自動化管理及檢測認證平臺,推進智能電視操作系統迭代升級。
06 推進全國高清超高清電視能力建設
繼續推進高清超高清制播能力建設,加快4K 超高清節目內容拍攝、制作、交易與版權保護等全鏈條技術體系與生態體系建設,探索8K 超高清節目內容生產。加快推進全國電視4K 超高清制播能力提升和電視頻道高清化改造,到“十四五”末,全國地市級以上廣播電視臺基本實現高清播出,省級以上廣播電視臺基本具備超高清制播能力。
07 超高清標準研究和應用測試平臺
建設超高清標準研究與應用測試平臺,包括5G+4K/8K 視頻采集測試評價子平臺、超高清制播測試評價子平臺和超高清視頻質量測試評價子平臺,實現8K 超高清和IP 化制播的標準研究與評測,4K/8K 超高清節目技術質量自動化規模化評估,服務超高清行業技術迭代升級,促進超高清產業健康發展。
08 推動4K/8K 試驗頻道及云轉播平臺建設
以服務北京冬奧會轉播為契機,推動建設4K/8K 試驗頻道,對4K/8K 超高清電視整體技術方案可行性進行全面驗證,推進4K/8K 拍攝、編輯、存儲分發到終端播放的全流程貫通。推動云轉播在體育、演出、教育等場景的落地應用,融合AI、云計算技術,提供超高清內容分發、云端編解碼、在線編輯和視頻直播錄播等功能,創新轉播方式,培育消費新模式。
09 完善廣電創新應用技術標準體系
開展云平臺、大數據、區塊鏈、高新視頻、5G 廣播電視、融合媒體等領域的標準化研究,及時制修訂緊迫性、關鍵性標準,統籌行業標準與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及團體標準之間的關系,形成完整的標準體系。
積極響應國家共建共享舉措部署,充分利用已建成設施和網絡資源,以用戶和市場為導向,加快推進廣電5G 700MHz 網絡和全國廣電網絡互聯互通5G 承載網、IP 數據網建設,大力發展可充分體現5G 新技術與高性能的新型媒體業務。積極推動國際5G廣播標準制定,開展技術實驗,逐步推廣建設全國5G 廣播電視網絡和業務平臺,推動有線無線、廣播通信、大屏小屏協同發展。
02 推動全國有線電視網絡互聯互通建設
建設“五橫五縱”向“七橫七縱”演進的有線電視骨干網絡、服務于廣電融合發展的廣電云平臺及運營支撐系統、廣電寬帶數據網,推進有線網絡雙向化寬帶化改造及終端智能化升級,建設改造機房等相關基礎設施。
03 廣電5G 業務應用平臺
積極整合集成國家各類宣傳文化資源和優秀節目資源,打造內容為王的創新業務模式。建設以5G 為傳輸方式,面向廣播電視網、互聯網、電信網的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可管可控的內容平臺,研究探索適應5G 應用場景、滿足多終端需求的5G 頻道。建設面向5G 直播態節目內容為主的播控體系,實現從直播主體認證、直播安全、內容審核、調度分發、智慧監管等全流程管理。
04 推動廣電5G 創新應用測試驗證服務平臺建設
探索建設包括端到端測試網絡環境、應用及業務測試、網絡測試、無線網絡規劃等方面的測試驗證平臺,綜合完善與提升5G 應用測試評價體系,積極推進行業應用創新與生態發展。
05 推進廣電全媒體智能終端研發與產業化
研究新一代智慧電視屏關鍵技術,研發智慧家庭信息終端,推動智慧廣電終端云端化軟件化便捷化,開展技術試驗與規模應用,打造自動化管理及檢測認證平臺,推進智能電視操作系統迭代升級。
06 推進全國高清超高清電視能力建設
繼續推進高清超高清制播能力建設,加快4K 超高清節目內容拍攝、制作、交易與版權保護等全鏈條技術體系與生態體系建設,探索8K 超高清節目內容生產。加快推進全國電視4K 超高清制播能力提升和電視頻道高清化改造,到“十四五”末,全國地市級以上廣播電視臺基本實現高清播出,省級以上廣播電視臺基本具備超高清制播能力。
07 超高清標準研究和應用測試平臺
建設超高清標準研究與應用測試平臺,包括5G+4K/8K 視頻采集測試評價子平臺、超高清制播測試評價子平臺和超高清視頻質量測試評價子平臺,實現8K 超高清和IP 化制播的標準研究與評測,4K/8K 超高清節目技術質量自動化規模化評估,服務超高清行業技術迭代升級,促進超高清產業健康發展。
08 推動4K/8K 試驗頻道及云轉播平臺建設
以服務北京冬奧會轉播為契機,推動建設4K/8K 試驗頻道,對4K/8K 超高清電視整體技術方案可行性進行全面驗證,推進4K/8K 拍攝、編輯、存儲分發到終端播放的全流程貫通。推動云轉播在體育、演出、教育等場景的落地應用,融合AI、云計算技術,提供超高清內容分發、云端編解碼、在線編輯和視頻直播錄播等功能,創新轉播方式,培育消費新模式。
09 完善廣電創新應用技術標準體系
開展云平臺、大數據、區塊鏈、高新視頻、5G 廣播電視、融合媒體等領域的標準化研究,及時制修訂緊迫性、關鍵性標準,統籌行業標準與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及團體標準之間的關系,形成完整的標準體系。
第七章 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
構建新時代大視聽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構建新時代大視聽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完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規劃和政策,加速構建全國統一市場體系和現代產業體系,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和文化強國建設。
推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貫通內容生產傳播價值鏈和電子信息消費產業鏈,不斷提升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充分發揮廣電視聽產業在內容方面的核心優勢,鞏固提升廣播電視節目欄目、電視劇、動畫片、紀錄片、網絡劇、短視頻、網絡電影產業,積極拓展產品開發和衍生產品市場,提升內容產業價值鏈。適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推動高新視頻、沉浸式視頻、云轉播等產業快速發展,打造更高格式、更新應用場景、更美視聽體驗的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改造提升傳統廣播電視業態,拓展新型消費模式,推動廣播電視產業全面轉型升級,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區域協同發展戰略,著力打造新興數字視聽產業集群。發揮產業基地(園區)、產業項目庫、產業會展“三駕馬車”帶動作用,突出特色優勢,推進資源整合,增強規模優勢和集聚輻射效應。
推動社會資本與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資源相結合,建立適合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發展的多樣化、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優化營商環境,打破層級和區域限制,促進市場要素合理流動和配置,鼓勵公平競爭,健全準入和退出機制,不斷激發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創新活力。強化人才教育培訓和創業指導,引導帶動大學生、科研人員、高層次人才在大視聽產業沃土中創新創業,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的視聽人才蓄水池,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業態和消費模式,以高質量視聽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專欄5 推動產業高質量創新性發展
01 打造高質量視聽產業基地(園區)
聚焦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網絡視聽等內容產業,以及網絡應用、超高清、高新視頻等數字經濟重要領域,加強政府統籌規劃和引導指導,選擇產業基礎、政策環境、發展潛力、人才技術儲備等具有突出優勢的地區,強化政策扶持和資源配置,著力推動技術創新、業態培育、模式推廣,做強做優已有產業基地,新培育打造一批內容資源豐富、技術優勢突出、產業集聚效應明顯、融合發展引導有力的產業高地。
02 完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項目庫和信息平臺
完善產業項目支持引導政策體系,遴選儲備、示范推廣一批精品制作生產、產品業態創新、服務和商業模式創新、網絡升級和融合發展、關鍵和核心技術開發推廣應用等方面的對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和促進作用的產業項目,集聚生產要素、拉動投資增長、促進文化信息消費,提升綜合競爭力。按照“全國一盤棋”發展思路,完善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為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市場主體、產業基地(園區)和產業項目等提供政務服務延伸、綜合信息等服務。
03 打造視聽產業交流促進平臺
統籌辦好行業重大展會活動,不斷提升平臺價值,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強化協同聯動,推動廣電制播傳輸機構、網絡視聽市場主體、信息設備廠商、相關科研單位、金融機構加強協作,融通資源,完善機制,建立產業要素優勢互補、產業鏈條貫通發展的視聽產業聯盟和產業投融資平臺。
04 5G 高新視頻產業化推進
建設互動視頻、沉浸式視頻、VR 視頻、云游戲等高新視頻業務端到端應用系統,建設高新視頻數字版權交易服務平臺,完善高新視頻系列技術標準,打通技術、標準、產品、系統、業務等產業鏈條,推動高新視頻產業快速發展。
05 探索區域視聽產業帶建設
創新跨區域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合作機制,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協同發展戰略,探索構建京津冀視聽走廊、長三角和大灣區高新視聽產業集群,帶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區域性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06 培育壯大龍頭企業
引導生產要素向優質企業傾斜,培育大型專業化主體,打造規模化的龍頭企業,形成龍頭效應和集聚效應。推進國有廣播電視企業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鼓勵上市企業積極穩妥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并購重組,著力打造綜合性產業集團。
聚焦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網絡視聽等內容產業,以及網絡應用、超高清、高新視頻等數字經濟重要領域,加強政府統籌規劃和引導指導,選擇產業基礎、政策環境、發展潛力、人才技術儲備等具有突出優勢的地區,強化政策扶持和資源配置,著力推動技術創新、業態培育、模式推廣,做強做優已有產業基地,新培育打造一批內容資源豐富、技術優勢突出、產業集聚效應明顯、融合發展引導有力的產業高地。
02 完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項目庫和信息平臺
完善產業項目支持引導政策體系,遴選儲備、示范推廣一批精品制作生產、產品業態創新、服務和商業模式創新、網絡升級和融合發展、關鍵和核心技術開發推廣應用等方面的對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和促進作用的產業項目,集聚生產要素、拉動投資增長、促進文化信息消費,提升綜合競爭力。按照“全國一盤棋”發展思路,完善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為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市場主體、產業基地(園區)和產業項目等提供政務服務延伸、綜合信息等服務。
03 打造視聽產業交流促進平臺
統籌辦好行業重大展會活動,不斷提升平臺價值,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強化協同聯動,推動廣電制播傳輸機構、網絡視聽市場主體、信息設備廠商、相關科研單位、金融機構加強協作,融通資源,完善機制,建立產業要素優勢互補、產業鏈條貫通發展的視聽產業聯盟和產業投融資平臺。
04 5G 高新視頻產業化推進
建設互動視頻、沉浸式視頻、VR 視頻、云游戲等高新視頻業務端到端應用系統,建設高新視頻數字版權交易服務平臺,完善高新視頻系列技術標準,打通技術、標準、產品、系統、業務等產業鏈條,推動高新視頻產業快速發展。
05 探索區域視聽產業帶建設
創新跨區域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合作機制,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協同發展戰略,探索構建京津冀視聽走廊、長三角和大灣區高新視聽產業集群,帶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區域性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06 培育壯大龍頭企業
引導生產要素向優質企業傾斜,培育大型專業化主體,打造規模化的龍頭企業,形成龍頭效應和集聚效應。推進國有廣播電視企業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鼓勵上市企業積極穩妥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并購重組,著力打造綜合性產業集團。
第八章 健全現代化安防播控體系,
筑牢守好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陣地
筑牢守好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陣地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安全播出責任制,堅持“字字千鈞、秒秒政治、天天考試”,把好關口、管好隊伍、守好陣地,強化安全播出、網絡安全、設施保護一體化運行管理,全面提升安防能力。
統籌有線、無線、衛星和互聯網,加強安全技術裝備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安全播出檢查和應急演練,著力提升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傳輸覆蓋體系安全防護、運行維護、應急處置水平,筑牢安全屏障,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優化安全播出管理制度和機制流程,加強值班值守和巡查巡檢,加強對重點單位、重要部位、重大活動、重要節點、重要保障期安全防護,確保陣地安全、播出安全。鼓勵智慧廣電運維新技術研發應用,建立廣播電視智慧運維體系,提升廣播電視各技術系統故障判斷、故障分析、應急處置、技術巡檢、遠程調控等自動化水平和工作效能。
強化安全播出新技術應用,“以技術對技術,以技術管技術”,完善制播傳輸、安全管理、指揮調度、預警監測、應急處置系統,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適應系統邊界開放化、信號IP 化、網絡融合化、終端智能化的發展方向,加強智慧廣電安全大腦建設,推進商用密碼應用和規模化部署,構建基于新技術新應用的系統評估保障體系。強化IPTV 集成播控平臺和傳輸網絡系統安全播出保障能力。
第九章 推動管理優化升級,
提升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提升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堅持主管主辦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推動行業現代治理體系不斷完善。
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加快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立法進程,提高立法質量,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法律制度體系,綜合運用行政、經濟、法律、科技等手段,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在政策制定、專項治理、標準研究、日常管理中,強化部門間橫向協同、層級間縱向協同、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間雙向協同,實現各級廣電行政管理部門從管腳下、管系統向管行業、管社會轉變,從管一隅向管一域轉變。
貫徹落實影視業綜合改革和文娛領域綜合治理的工作部署要求,從嚴從實、標本兼治,深入開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綜合治理工作。堅持網上網下統一導向、統一標準、統一尺度,完善調控措施,加強主體監管和內容管理。探索建立網絡視聽關鍵崗位從業人員管理機制和長期培養機制,加強對網絡綜藝節目、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短視頻等新業態管理。完善聯合懲戒機制,深入整治泛娛樂化、低俗庸俗媚俗、追星炒星、天價片酬、違規廣告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嚴禁丑聞劣跡者發聲出鏡。力挺愛國愛港藝人。建立完善互聯網電視應用信息管理、視聽網站信息登記備案管理、網絡視聽節目審核備案管理等平臺。
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管理、服務、保障三位一體工作體系,強化管理系統性,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把引導提醒、宏觀調控、整治退出有機結合起來。鞏固“優化審批服務”改革和“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成果,建好用好廣電總局政務云平臺,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效能,提升政務信息化網絡承載和網絡安全保障能力。
積極創新監管理念、方法、手段,充分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先進技術,建設基于一體化云平臺的監管系統,促進監管業務數據資源整合,提升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實現各級監管平臺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和智能協同,加快建設“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全天候”的現代化監管體系。
專欄6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管理優化工程
01 法律規范體系建設
推動《廣播電視法》制定以及相關配套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制修訂工作,將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領域中行之有效的實踐成果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制度機制,不斷將管理經驗舉措轉化為治理效能。
02 廣播電視智能監管提升
運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升級現有有線、無線、衛星廣播電視監測系統以及全國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指揮調度平臺,完善監測站點功能,完善業務處理平臺,提升智能監管能力、計算、網絡、數據庫、安全資源等,實現廣播電視監管智慧升級。
03 廣電5G 監測監管技術創新研發平臺
適應5G 移動互聯網等視聽新媒體傳播多業態、多終端、強交互、海量、融合等特點,從網絡環境、傳播模式、內容生產、終端設備等多方面,開展新技術的創新應用研究,對網絡原創節目、兩微一端、網絡直播等領域出現的監測監管難題進行關鍵技術驗證和創新應用提供支撐平臺。
04 “互聯網+政務”平臺建設
建設基于國產化操作系統、服務器、終端的基礎運行環境,全面構建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打通政務事項線上線下流程,實現“應上盡上、一網通辦”,支撐國家平臺跨層級、跨部門、跨區域信息共享。建立完善網絡安全統一監管系統和值班值守系統,全天候保障“互聯網+政務”平臺安全穩定運行。
推動《廣播電視法》制定以及相關配套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制修訂工作,將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領域中行之有效的實踐成果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制度機制,不斷將管理經驗舉措轉化為治理效能。
02 廣播電視智能監管提升
運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升級現有有線、無線、衛星廣播電視監測系統以及全國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指揮調度平臺,完善監測站點功能,完善業務處理平臺,提升智能監管能力、計算、網絡、數據庫、安全資源等,實現廣播電視監管智慧升級。
03 廣電5G 監測監管技術創新研發平臺
適應5G 移動互聯網等視聽新媒體傳播多業態、多終端、強交互、海量、融合等特點,從網絡環境、傳播模式、內容生產、終端設備等多方面,開展新技術的創新應用研究,對網絡原創節目、兩微一端、網絡直播等領域出現的監測監管難題進行關鍵技術驗證和創新應用提供支撐平臺。
04 “互聯網+政務”平臺建設
建設基于國產化操作系統、服務器、終端的基礎運行環境,全面構建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打通政務事項線上線下流程,實現“應上盡上、一網通辦”,支撐國家平臺跨層級、跨部門、跨區域信息共享。建立完善網絡安全統一監管系統和值班值守系統,全天候保障“互聯網+政務”平臺安全穩定運行。
第十章 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打造視聽國際傳播新格局
打造視聽國際傳播新格局
強化“大宣傳”意識和“一盤棋”理念,以重點工程為引領,以機制平臺為支撐,以品牌項目為抓手,積極開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國際交流與合作,創新推動廣電視聽走出去,提高海外綜合覆蓋能力,形成服務大局、層次清晰、點面結合、精準施策、輻射全球的視聽國際傳播新格局,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精心做好重大主場外交活動宣傳和高訪外宣,緊緊圍繞元首外交、主場外交、政府外交,精心策劃實施節目展播、文藝演出、媒體交流等高水平配套活動。聚焦主題主線,把握重要節點,豐富傳播內容,打造精品內容國際傳播矩陣,擦亮國際傳播品牌,創新“視聽中國”播映工程,發揮視聽媒體國際傳播和人文交流優勢特點,積極主動做工作,在國家外交平臺上以視聽節目內容為載體,生動形象地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做好“本土化”適配,爭取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走出去實現更大作為。培育知華友華力量,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夯實民心民意基礎。
借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傳播方式,開拓短視頻、網絡直播等新興服務模式,拓寬走出去的渠道和方式,推進節目內容跨終端、跨渠道的海外多元傳播和社交化運營。引導邊疆省區發揮友鄰傳播優勢,構建中央與地方媒體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國際傳播格局。
加強數字視聽貿易主體和出口重點企業培育,突出思想內核和文化內涵,加強廣電視聽國際傳播內容創作、分發、推廣和營銷,加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技術服務和產品在周邊及有關國家應用,不斷提升廣電視聽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話語權。積極參與ITU、ISO、IEC、ABU、APT、EBU、3GPP、IEEE、SMPTE、IETF 等國際組織的技術交流、標準制定活動,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進應急廣播、數字版權、融合媒體、地面數字電視、5G 廣播電視、智能監測、智慧電臺等新技術應用成果走向世界,展示中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技術自主創新實力。
專欄7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01 “視聽中國”播映工程
緊密圍繞國家整體外交,精選國產精品紀錄片、電視劇、動畫片等,主動設計、精準舉辦播映活動,全面拓展傳播渠道,加強劇(影)評和新聞宣傳,加大新媒體傳播力度,加強與企業合作。
02 絲綢之路視聽工程
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搭建與重點絲路國家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交流平臺、舉辦大型媒體活動、開展內容創作譯配和合作傳播、加強節目覆蓋落地等,深化與絲路國家的全方位合作,不斷鞏固長效合作機制,促進共同發展。
03 中非視聽合作創新提升工程
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實施精品內容譯制、合作合拍扶持、非洲播映推廣等計劃,支持優秀中國廣播電視節目包括農業節目譯制并在非洲國家播出,支持合作創作、制作更多具有中非元素的影視節目,在非洲國家組織開展播映活動,增進中非友誼,溝通中非民心。
04 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
精選代表中國主流價值、展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真實反映中國國家形象的當代優秀電視作品,重點支持用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大語種,兼顧相關小語種進行翻譯制作,并向世界推介。推廣中國電視劇定向譯配。
05 提質升級“中國聯合展臺”
整合國內影視機構力量,精選國際節展會,設立聯合展臺,打造線上平臺,注重國際評獎評優,抱團出海,形成合力,優化提升中國視聽品牌和整體形象。
06 推進“電視中國劇場”
鼓勵支持中央和地方廣電媒體和視聽機構與境外媒體開展深度合作,在重點國家打造中國節目專欄、專區、專屬時段、頻道,加強配音譯制、版權保障、渠道扶持,提升播出質量。
07 廣播電視技術服務對外交流合作計劃
發揮技術對內容傳播的基礎性支撐作用,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廣播電視技術標準國際化,積極承接海外廣電建設項目和援外工程項目,科學開展小額設備和技術對外援助。
08 網絡視聽國際傳播計劃
遵循網絡傳播規律,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支持中央和地方媒體、文化企業等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創作生產,拓展新媒體國際傳播渠道,構筑網絡視聽對外傳播矩陣,通過設立網絡視聽行業組織、舉辦新媒體國際傳播論壇等,形成工作合力。
09 亞洲視聽交流合作項目
通過開展合作拍片,組織節目譯配互播,打造品牌交流項目,加強人才培養等多種方式,積極支持國內電視和網絡視聽機構,在內容創作、技術與產業合作、平臺建設和人才培訓等方面與亞洲各國開展深入合作,增進文明交流互鑒。
10 中國紀錄片對外傳播推優扶持
對取得較好對外傳播效果的優秀國產紀錄片進行季度推優、年度推優,舉辦年度大會,通過鼓勵優秀、推廣佳作、孵化精品等方式,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激勵紀錄片制播機構和創作者強化國際思維、拓展國際視野,創作播出更多傳播中國文化、弘揚中國精神、傳遞中國理念的精品力作,向世界展示好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緊密圍繞國家整體外交,精選國產精品紀錄片、電視劇、動畫片等,主動設計、精準舉辦播映活動,全面拓展傳播渠道,加強劇(影)評和新聞宣傳,加大新媒體傳播力度,加強與企業合作。
02 絲綢之路視聽工程
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搭建與重點絲路國家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交流平臺、舉辦大型媒體活動、開展內容創作譯配和合作傳播、加強節目覆蓋落地等,深化與絲路國家的全方位合作,不斷鞏固長效合作機制,促進共同發展。
03 中非視聽合作創新提升工程
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實施精品內容譯制、合作合拍扶持、非洲播映推廣等計劃,支持優秀中國廣播電視節目包括農業節目譯制并在非洲國家播出,支持合作創作、制作更多具有中非元素的影視節目,在非洲國家組織開展播映活動,增進中非友誼,溝通中非民心。
04 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
精選代表中國主流價值、展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真實反映中國國家形象的當代優秀電視作品,重點支持用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大語種,兼顧相關小語種進行翻譯制作,并向世界推介。推廣中國電視劇定向譯配。
05 提質升級“中國聯合展臺”
整合國內影視機構力量,精選國際節展會,設立聯合展臺,打造線上平臺,注重國際評獎評優,抱團出海,形成合力,優化提升中國視聽品牌和整體形象。
06 推進“電視中國劇場”
鼓勵支持中央和地方廣電媒體和視聽機構與境外媒體開展深度合作,在重點國家打造中國節目專欄、專區、專屬時段、頻道,加強配音譯制、版權保障、渠道扶持,提升播出質量。
07 廣播電視技術服務對外交流合作計劃
發揮技術對內容傳播的基礎性支撐作用,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廣播電視技術標準國際化,積極承接海外廣電建設項目和援外工程項目,科學開展小額設備和技術對外援助。
08 網絡視聽國際傳播計劃
遵循網絡傳播規律,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支持中央和地方媒體、文化企業等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創作生產,拓展新媒體國際傳播渠道,構筑網絡視聽對外傳播矩陣,通過設立網絡視聽行業組織、舉辦新媒體國際傳播論壇等,形成工作合力。
09 亞洲視聽交流合作項目
通過開展合作拍片,組織節目譯配互播,打造品牌交流項目,加強人才培養等多種方式,積極支持國內電視和網絡視聽機構,在內容創作、技術與產業合作、平臺建設和人才培訓等方面與亞洲各國開展深入合作,增進文明交流互鑒。
10 中國紀錄片對外傳播推優扶持
對取得較好對外傳播效果的優秀國產紀錄片進行季度推優、年度推優,舉辦年度大會,通過鼓勵優秀、推廣佳作、孵化精品等方式,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激勵紀錄片制播機構和創作者強化國際思維、拓展國際視野,創作播出更多傳播中國文化、弘揚中國精神、傳遞中國理念的精品力作,向世界展示好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第十一章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
為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為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推動廣電系統和全行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貫徹到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建強激活各級黨組織,更好地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促進改革發展。壓緊壓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持不懈加強作風建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深化選人用人改革,把政治標準放在選人用人首位,著力選拔和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優秀人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健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激勵機制,鼓勵符合政策原則有利于事業產業發展的各種人事制度改革探索,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強化“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深入實施重點人才培養工程,促進人才規模、結構、質量與事業產業發展相適應相協調,努力打造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
專欄8 加強黨的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
01 黨建“提質鑄魂”工程
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提升政治能力行動、筑牢政治信仰行動、強化政治功能行動、增進政治本色行動,開展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培訓,開展廣電“部史部風”宣傳教育,持續開展“四強”黨支部創建活動,組建全國廣電黨建研究會,做好群團統戰工作,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提升黨的建設質量。
02 高層次人才培養
實施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領軍人才工程、青年創新人才工程,實施全媒體人才培養專項計劃。通過培訓研修、考察調研、實踐鍛煉、資助扶助等方式,培養造就一批有號召力、有影響力的領軍人才和發展潛力大的青年人才,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和專業引領作用。
03 專才優才教育培訓
實施視聽行業思政素質涵育工程,錘煉對黨絕對忠誠的本領擔當。打造智慧廣電學院平臺,創新教育培訓方法,擴大網絡培訓規模。完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和繼續教育。優化行業內外培訓資源,提高培訓工作質量。
04 完善職業資格管理體系
加強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職業資格管理,健全網絡視聽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加強重要關鍵崗位人員準入管理,推進職業資格制度與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職稱制度有效銜接,規范從業隊伍和從業秩序。
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提升政治能力行動、筑牢政治信仰行動、強化政治功能行動、增進政治本色行動,開展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培訓,開展廣電“部史部風”宣傳教育,持續開展“四強”黨支部創建活動,組建全國廣電黨建研究會,做好群團統戰工作,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提升黨的建設質量。
02 高層次人才培養
實施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領軍人才工程、青年創新人才工程,實施全媒體人才培養專項計劃。通過培訓研修、考察調研、實踐鍛煉、資助扶助等方式,培養造就一批有號召力、有影響力的領軍人才和發展潛力大的青年人才,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和專業引領作用。
03 專才優才教育培訓
實施視聽行業思政素質涵育工程,錘煉對黨絕對忠誠的本領擔當。打造智慧廣電學院平臺,創新教育培訓方法,擴大網絡培訓規模。完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和繼續教育。優化行業內外培訓資源,提高培訓工作質量。
04 完善職業資格管理體系
加強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職業資格管理,健全網絡視聽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加強重要關鍵崗位人員準入管理,推進職業資格制度與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職稱制度有效銜接,規范從業隊伍和從業秩序。
第十二章 推進規劃實施和監督評估
一、強化組織領導,周密部署實施
廣電總局各部門、各單位和各地廣電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充分認識“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重要意義,不斷健全和完善新時代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構建總局統籌、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層層推進的規劃實施工作格局,為推動規劃順利實施提供重要組織保障。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主要領導要親自抓,結合本部門、本單位職責,明確規劃任務實施的責任主體,把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納入本部門、本單位、本地區重點工作計劃,結合實際細化任務、提出措施、明確分工、落實責任,重大事項、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要按程序及時報批。要抓好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按照“課題式設計、項目式管理、工程式推進、臺賬式督查、績效式考核”工作方法,切實抓好各項任務的落實。各地廣電部門要積極爭取本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將本地區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發展重大任務、重大項目、重大改革舉措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黨委和政府重要工作議事日程,納入政府預算保障范圍,確保各項任務有力推進,取得實效。
二、強化政策創新,完善規劃實施保障
廣電總局各部門、各單位和各地廣電部門要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重大任務、重大部署,以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為主攻方向,強化改革統籌、政策創新、制度執行,釋放政策紅利,推動廣電工作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自覺融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要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改革設計、行業統計和發展評估,對新時代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改革發展進行系統研究和科學規劃。要積極落實中央與地方公共文化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發揮財政資金扶持激勵和政府引導調控作用,積極對接中央和地方各項預算內投資渠道,積極爭取各級財政專項資金和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支持保障媒體融合、內容建設、公共服務、科技創新、行業監管等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順利實施。要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形式,實現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和方式多元化,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要創新投融資渠道和方式,積極對接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和各類產業基金,鼓勵設立各類視聽產業投資基金,要充分利用信貸、債券市場,加強與社會資本合作,形成支持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事業產業協調發展投融資體系。要建立健全公共服務標準體系,逐步實現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設備配置、人員配備、運行維護、服務流程規范化、標準化,推動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標準銜接、服務一體。要主動抓好政策協同,在國家和地方規劃、國土、建設、環保、應急、市政等行業政策制定實施中,積極反映行業發展訴求,為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發展創造良好的配套政策。
三、強化銜接評估,發揮規劃約束引導作用
廣電總局各部門、各單位和各地廣電部門要樹立全局觀念和系統觀念,堅持全國一盤棋的理念,切實發揮規劃的頂層統籌作用,編制好本領域、本地區發展規劃和貫徹實施方案,積極承接落實規劃任務項目,做好與年度工作重點和年度資金計劃的銜接,并加強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融合任務項目的統籌推進,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要不斷完善規劃監測評估,在規劃實施過程中,開展中期評估,并可根據實際適當調整目標任務,在“十四五”末,實施規劃終期評估,全面梳理總結規劃實施成效,形成規劃實施預期引導和動態調整機制。要加強宣傳引導,強化規劃意識,強化規劃約束引導功能,強化引領帶動作用,提高社會各方面參與規劃實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全行業形成合力,共同執行規劃,自覺落實規劃。
文件來源:
http://www.nrta.gov.cn/art/2021/10/8/art_113_58120.html